第(2/3)页 此时正是春耕刚结束不久,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有心打仗的人带兵清空了十数座村庄,都没能翻出多少粮食来。 早就集结在梁国边城的漠北大军却已经分十数路南下,铁蹄踏碎梁国疆土上刚点燃的星星火点。 这是一场闪电般的灭国战。前前后后,从楼岚在宫宴上发表一番“动手宣言”开始,不过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整个梁国就已经彻底纳入漠北疆土。 因为提前大半年有漠北的细作潜伏进来,又放开手脚努力发展下线,梁国国内的情况封锁得不错。直到梁国临近的吴、周二国收到消息时,楼岚已经将漠北的“移动朝廷”搬迁到了梁都。 此时尚且还未正式定都。 便是国号,也暂且沿用“漠北”二字。 没有人劝说定都相关事宜,因为他们都默契地心知肚明,甚至就连他们自己,也有着与王一样的野心。 将动乱的苗头按压下去后,更多的内务等着新的掌舵人去安排处理。 夜晚,已近子时,勤政殿里依旧灯火通明。 楼岚坐在案桌后埋头批阅公函,有轻缓的脚步声靠近。 不用抬头,便知道来的是谁。 清雅端着宵夜,走到旁边单独的案桌旁放下,看了看男人左右两边堆得半人高的公函,也是担忧了一瞬。 “看了都一个晚上了,先来吃点东西歇歇眼。” 批下一行文字,楼岚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起身挪到那边又坐下。 只感觉腰疼,小腿肌肉也绷得紧疼。 叹了口气,楼岚端起面条就埋头吃了一大口,才算是重新活了过来,“能用的人手还是太少了,赵丞相那老匹夫真是滑不溜手。”明明都已经跟他们干了一票大的了,结果把老东家弄去关起来了,自己又重新继续咸鱼度日。 清雅笑了笑,“赵世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也是正常的。你呀,就别再惦记他了。” 稀里哗啦一碗面迅速吃光,楼岚擦了嘴角,又喝了口热茶,想了想,还是不甘心:“明儿我要去他家,做做属下家访。” 已经习惯了这人时不时冒出些奇奇怪怪的词语,清雅问:“何为家访?” “拜访他们家,了解了解属下的生活情况,若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自当帮扶一二,这样才是真的敬贤下士,爱民如子。” 这么一说,他还是那老匹夫的爹了嘿。 楼岚被自己逗得一乐。 闲聊几句,见气氛差不多了,清雅忽问:“阿岚,如今原家军该如何安置?” 梁国虽不强盛,却也并非一点兵力也没有。 此次漠北军能轻松南下,及时按下战火的苗头,各处被分散又由赵丞相以清雅名义重新集合起来的原家军直接放行,并帮助安抚当地官府百姓等,也可算得上功不可没。 不过清雅并没有直接要赏赐,毕竟原家军的行为,真要计较起来,算得上是“叛国”。哪怕这个叛国是帮了漠北,清雅也不能断定楼岚会对此心无芥蒂。 ——没有当权者会喜欢叛主之人,因为他们多疑善虑。 清雅自己可以毫无顾虑地对楼岚付诸托付身家性命的信任,可她不能草率地代表十数万原家军。 楼岚如何不知她的顾虑,却并未表露,而是佯装无知无觉地摆摆手:“还能如何安置?现在他们就是我们的原家军,自然是回归旧部,该如何便如何,好好为天下百姓守住疆土。” 听他如此说,清雅反而有些担心,思考片刻,斟酌道:“外祖父一家无一生还,至今也未听说有幸存血脉遗骨。不若我们替外祖父选位有情有义又善谋略带兵的义子,也算是继承了原家香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