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莹的眼睛瞪得老大,“这么先进!不用烧煤?光是晒晒太阳就能有电!” “是的呢!” 方莹久久没有说话。 桃桃仔细地打量着她。 过了好一会儿,方莹才回过神来,又问桃桃,“那你呢?你那温棚里都种了些啥?你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桃桃当然会不把自己的核心项目告诉方莹。 于是她笑眯眯地说道:“我是种树的呀!国家觉得大西北太荒凉了!那么大的一块地,就这么荒了,挺可惜的,所以派我来这儿种树。” 方莹怀疑地看着桃桃,“你瘦成这样……你能种树?” 桃桃的表情渐渐有些认真了。 “你小时候捱过穷吗?”她问方莹。 方莹犹豫了一下,“我是五零年出生的,怎么可能没捱过穷啊!小时候吃饭的时候,桌上掉了几粒饭,我奶奶都要骂人的,非要我们捡起来吃掉……” 桃桃,“全国人民都在捱饿!城市里的居民或者好一些,个别村落的情况或许也还好。但基本情况不容乐观。所以国家就是想要开拓绿地,把大西北这样的荒芜之地变成良田,种植出适合在这儿生长的粮食作物,让全国人民都不要再捱饿。” 方莹沉默了。 半晌,她又笑了笑,“那你的津贴、奖金一定很高吧?” 桃桃看了方莹一眼。 方莹,“按说你家里的经济条件应该不错,你就是留在你们老家、或者在京都教书,条件也比呆在这儿强多了。要是津贴和奖金太少,你也不会来……对吧?” 桃桃但笑不语。 方莹又打听,“哎,你的津贴和奖金有多少钱啊?” 桃桃实话实说,“津贴么,一个月二十斤面粉,外加十块钱生活补贴,再就是一个月还有五块钱的项目津贴,奖金没有。” ——这年头,农业科研工作者过得就是这么的穷。所以邓高云他们拼命的要参与多个项目,参加一项,至少能领到一个月五块钱的津贴,日子才能堪堪过下去。 桃桃还算好,也就是这两年因为生孩子,困身在这儿,只要她回京参与农大教学,按课时算,多少也另有收入,比邓高云他们强。 不过,等邓高云毕业了、成为农研院正式职工,就可以开始评职称,正儿八经的凭职称领工资了。 日子还是很有奔头的。 只是,跟方莹这样的人讲不通何为“梦想”。 不得也罢。 方莹显然不相信,“那你一个月才十五块钱和二十斤面粉?” 桃桃颌首。 方莹又渐渐变得趾高气昂了起来,“那你还戴上海牌手表?冬天出门的时候还能穿呢子大衣和皮鞋?” 还没等桃桃回答—— 方莹自圆其说,“哦,我知道了!你们家宋秩的工资好像挺高的,我听说,他一个月有七十多块钱?嗯,要是只有你一个人花,倒也够了。可现在你有两个孩子呢!啧啧……” 说到后来,方莹又重新找回了优越感。 桃桃挺无语的。 ——宋秩在卫星城这边的月工资是一百三十七块钱。而且他到现在都还是工大、航空大的名誉教授,甚至还参与教材编写。他在这两所学校里也有教学任务。只等着他在这边儿攻克了技术难题以后,也是要回京教书的,这样他才能从中挑选属意的学生,真正组建属于他的科研团队。 几份工资、津贴叠加起来,宋秩一个月至少有三百块钱的收入。 也不知道方莹从哪儿打听到宋秩一个月工资只有七十块钱。 不过,桃桃已经不想跟方莹再继续说下去了。 “哎哟方莹,你的黑眼圈好严重啊!可以用谢馥春的鸭蛋粉遮一遮……你有吗?”桃桃问道。 方莹:…… “鸭蛋粉?”方莹疑惑地问道,“谢馥春是谁?” 桃桃一怔,哈哈一笑,“没什么没什么……” 谢馥春是百年老字号化妆品生产单位,现在被收编为国营厂子。生产的各种化妆品,按件数来算,每一个品种都不超过1千套。 杏杏是部长夫人,偶尔会有陪同丈夫应酬的需要,所以她每年都会分到一套化妆品。她会把适合的留下,不喜欢不适合的,就分给娘家嫂子和妹妹们。 桃桃去年分到了一盒鸭蛋粉和一支眉笔。 鸭蛋粉和鸭蛋无关,它其实就是一盒粉饼,只因为盒子是椭圆的像个鸭蛋,才被戏称为鸭蛋粉。 听了桃桃的话,方莹愈发狐疑。 只是,不管她怎么问,桃桃再也不说这鸭蛋粉的事儿了。 没一会儿,刘晓轩就匆匆赶到。 他明显更懂得人情世故些,没有空着手,而是拎了两瓶绍兴黄酒过来。 刘晓轩把酒塞给宋秩,先是和宋秩寒暄了几句,问候了一下桃桃和新生儿,然后一张脸涨得绯红,对宋秩说道—— “宋工,实在是对不起!嫂子刚生了孩子方莹就跑给你们家添麻烦……真对不起,我这就带她走……” 然后大声喊方莹的名字。 方莹从里屋走了出来,一眼看到宋秩抱着刘晓轩带来的那瓶黄酒,脸色瞬间变了,“刘晓轩你是不是想死啊!你知道那两瓶黄酒值多少钱嘛!那可是我从老家带来的!” ——准确说来,是她婆婆让她带来的,说是给小两口调理身体,好再生养个孩子的。 但方莹另有心思。 她一直没舍得吃这两瓶黄酒,也是因为知道黄酒难得。她想等回娘家的时候,再把这两瓶酒带回去,好歹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于是方莹朝着宋秩冲去,想将黄酒抢回来。 刘晓轩及时拉住她,扬声朝屋里喊了一句,“宋大嫂!我是刘晓轩,我过来接方莹了……感谢你昨天照顾她一天啊!现在你需要好好养身体,我就不打扰你了,回头等你出了月子我们再过来拜访你……” 然后就抓着方莹走了。 方莹快气死了,“刘晓轩你有病啊!你把那两瓶黄酒送了人……你问过我的意见了吗?你一天到晚的说你自己是知识分子,那你尊重过我吗?” 刘晓轩更气。 这时候他已经气冲冲地拉着她走出了科研站,索性一松手—— 方莹受惯性一拉扯,摔在地上。 所幸科研站建在小山坡上,前头是一片平整又茂密的草丛。方莹虽然摔地上了,却并没有受伤。 她拍拍裤子,又站了起来。 刘晓轩怒视着她,“那你一声不吭地就跑到我同事家里来,你尊重过我吗?你有没有考虑过,宋秩的妻子刚生完孩子,人家需要休养,不适合费精神见客!” 方莹有些不以为然,“我看她也没怎么样!” 刘晓轩深呼吸。 他不想和她在这儿吵架,不好看。 “走吧,回去再说!”说着,刘晓轩朝着湖边走去。 方莹追了上去。想了想,她问他,“哎刘晓轩,谢馥春的鸭蛋粉……是什么?” 刘晓轩一愣,猛然回过头看着她,“你、你想干什么?” 他态度之激烈,让方莹愈发疑惑。 “我就是问问,你这么激动干什么?”方莹嘟嚷道。 刘晓轩再次深呼吸,努力平复情绪,“问都别问……就算问了买不起!” 方莹愣住。 刘晓轩已经走远了。 方莹追了上去,“多少钱?刘晓轩!你说话啊要花多少钱?我不买我就问问……” 刘晓轩被她闹得头大,只得说道:“原价应该不贵。但听说厂子一年只做一千套,再被人一转手、私下一倒卖,一百块钱也买不到一样!” “嘶——” 方莹倒抽一口凉气。 ——所以白桃桃手里有这鸭蛋粉? 方莹,“那鸭蛋粉是用……鸭蛋壳做的?有啥用?遮黑眼圈儿?” 刘晓轩又回头看了她一眼,表情奇怪,“我哪儿知道那是什么做的?但应该跟鸭蛋没什么关系,是盒子椭圆的像个鸭蛋……过年的时候单位家属表演的时候,宋大嫂不是把她的鸭蛋粉拿出来给女同志擦脸吗?” “应该是化妆用的……我也是听到女同志们大惊小怪,才知道那东西叫鸭蛋粉。谁让你当初要拿乔,不肯和大家好好相处的?连我都知道鸭蛋粉是化妆的,就你不知道!” 方莹涨红了脸,又追问,“那……那么贵的东西,白桃桃手里为啥有?她怎么买得起?” 刘晓轩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最最最讨厌的,就是她总和别人比,也拿他跟别人比,却从来看不清自己。 “她有,你也必须有?”刘晓轩问,“那为啥她年纪轻轻就硕士毕业,你不是?” 方莹呆住。 半晌,她才狠狠跺脚,“刘晓轩你什么意思!” 刘晓轩都不想理她,大步流星的走了。 方莹瘪着嘴追了上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莹再也没来过绿洲,桃桃的生活趋于平静。 八月底,桃桃出了月子。 周春妮热情地张罗着村民们给小炽墨摆了满月酒。 村民们的热情,让唐丽人都感到有些吃不消。但也正因为他们的热情,让唐丽人对这个荒芜贫穷的地方也产生了一丝好感。 九月底,绿洲迎来了第二季土豆的收获季,村民们对桃桃就更感谢、更尊敬了! ——不为别的,只因为以往绿洲只能在每年春天的播种一季土豆,当年五六月收获,仅此而已。 于是桃桃就教村民们,让他们去鸭塘里扫了鸭粪来,兑上水均匀的泼洒在已经收获过粮食的土地里,依旧是盖上了草垫,每隔上三五天就过来洒点儿水。 依着桃桃的说法,这是在沤田:等到了明年,这些被鸭粪沤肥的田地,土豆的产量会更大! 同时,桃桃也不忘让他们继续开荒。 年头的时候,是灵溪绿洲第一生产大队最最最忙的时候,那会儿男人们要种树、翻地种土豆,还要开荒。女人们则一边建设温棚,一边搞鸭塘、鱼塘,还去绿洲里捡来的枯草焚成草木灰,洒在开垦好的荒地里,上头带了草垫,隔两三天就挑水来淋洒…… 到了六月,他们听从桃桃的安排,揭去盖在新开垦出来的荒地上的草垫,露出肥沃湿润的土地,又种了一波土豆。 又因为土豆喜寒不喜热,所以桃桃又教他们一边种土豆、一边搭配别的作物一块儿种。 种一排土豆、种一排大葱;种一排土豆、种一排棉花;种一排土豆、再一排玉米…… 其他的农作物并不多,但能长得很高。一旦长高,很快就替土豆遮住了阳光的照射!这么一样,喜阳的植物得到了阳光,喜荫的植物也得以安然生长。 到了九月底,种植在新开垦出来的荒地上的大多数农作物全部丰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