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美丽的姑娘,我会一直等你!-《医世帝妃》


    第(2/3)页

    在世人眼中:没有一名男子不爱那绰约袅婷的女子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一个男人有很多女人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

    妻妾成群,子女遍地更是数不胜数。甚而有之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尤其在涂五去后的这几天儿,太子殿下便对一些事儿一筹莫展不仅是因为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看的不够成熟,而且忒相信自己对于爱情的贞守与不渝。

    他本认为自己会一直等着远方那位美丽怡人的姑娘,直至她真的讲他不会爱自己为止。

    但现今又像是一件绝难的事情,因为护国公府一直洋溢着喜气腾腾的气氛。这意味着什么?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护国公欲嫁女心切,这乘龙快婿自然首当其冲便是太子殿下。

    而且护国公是袁性,便是从长远看来:与袁大人结盟是一种极为理智的选择,这些便是她十分为难而又愤恨的事情:

    护国公府,他自是清楚皇亲国戚,不仅深受太皇太后信任与重用。而且所辖之地是十分丰美维沃的膏腴之地,在当世看来这样的条件是得天独厚而又与生俱来的。甚而有之是令人都得不到的福分……

    这些时日,太子一直都将所有来客拒之门外。便是为了挽救这场婚事:这件在她看来千错万错的“政治联姻”,因为要将双方的现实幸福全部牺牲。这不仅令殿下十分寒噤而觳觫,而且若芝儿回归看到“这一幕”。她该有多么心碎。

    她会不会一激动,便闯进衙门“击鼓鸣冤”:讲述自己的心酸往事,而最后好不容易“守的云开见月明”。可与自己心爱的男人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但却又是一场空,自己又如何可原宥自己呢。

    但太皇太后的宫驾早已恭候多时了,因为她已清楚现今的形势已不会扭转了。“戚涂之恋”便应“告一段落”了,所以在这关口,便应将令元这样乖巧懂事,而家世煊赫的娘家人上位对增进祖孙感情亦是十分裨益的。

    但便是因为袁太后欲“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才更令太子殿下十分忿恨……

    “禀太子殿下:太皇太后已在外等候多时了。您还是不见吗?”

    太子殿下此时正在闭目养息,自是避开这一切。来守住他的魂灵,而这一切太皇太后会得悉吗。

    依她老人家与权威的洌芒下,还不清楚要多么胁迫戚旸这可怜的家伙就范。娶护国公孙小姐不可。

    “他还是不出吗,难道要令哀家亲自去迎接他吗。真是岂有此理,枉为一朝太子。做事如此意气用事,日后如何君临天下、包举宇内!”

    河岸公公不在,河广公公便一直在旁服侍。左右日后的主人都是这戚旸太子了,不多这一时半会儿的。

    他一直试图用一种十分缓和的预期与口吻来劝服太皇太后于天子殿下一点儿时间慢慢走出来,到时自是一切水到渠成:

    “回娘娘:河岸不在,所以一时郁闷亦是有的。这是人之常情,请您不要见怪!”

    “真的吗,你没有诳哀家。若是真的如此,那为何现在他都没有讲要接回河岸呢?”

    “太皇太后,您清楚殿下心里满满的都是太子妃。这才派出……”

    由于“一言既出”,令太皇太后十分不悦:因为太子妃已不再属于涂五小姐了,要哀家怎样讲。才会令这些糊涂蛋清楚呢?

    自幸驭殿竣工后:太子妃便不再是涂幼芝了,但这些皇孙虽不清楚,但迟早亦会清楚。

    所以他还是做好心理准备的为好,免得日后花轿里坐的是谁,新娘会是谁都不清楚。便怪皇祖母不厚道了!

    “小广,是不是忒累所致。才会讲出这样的胡话,哪有的太子妃。虽太子已入适婚之年,但却并没有那样早。便便娶妻生子,现在还为时尚早呢!”

    难道涂五小姐不被认作是太子妃了吗,还是这话里有话。太皇太后在提示什么呢?
    第(2/3)页